患者故事十二年与病魔抗争,在陆道培医
我叫王均安(25岁),来自云南,年诊断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而后转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年2月28医院行供者为妹妹的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年1月10医院住院就医一年多,回顾这一年多的医治历程,感慨多多,言多纸短述不尽情。
十二年曲折艰辛的抗争之路
年,14岁的我不幸被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从此求医医院,十多年以来主要依靠ATG制剂治疗为主,兼服各类药物,但疗效甚微。年10月份,医生说我转成了血液系统的另外一种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到了年12月份,病情越来越差,我的血象掉到吓人,至年初体检时,血小板仅为个位数字的2,白细胞仅为1.5,血红蛋白数值仅为60,医生说,需要靠间断输血、输血小板维持生命。这样的血常规指数让人不敢直视,这意味着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我内心悲哀,为了不让亲人难过,自己还得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亲人们怜惜我,背着我偷偷流泪,但为了安抚我还强作镇静。医院接过生命“接力棒”
在我最迷茫无助的时候,得知医院是我们这类患者的福音。于是,年1月10日,我在家人的陪同下赶到位于河北燕郊的医院。当医院时候,正值下班时间,但刘德琰主任一直在等我们,刘主任急患者之所急,立即接待接诊,耐心和蔼地问询并精心地安排住院事宜。经过前期多方面检测、各种准备和预处理,决定让我妹妹做供者,年2月底,我在医院行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2月28日回输骨髓血,2月29日回输造血干细胞,3月1日回输我母亲的骨髓血,3月17日我顺利走出移植仓,4月20日经各项检查各项指标达到出院标椎(在医院周边居住观察病情)。5月6日,我全身如蚊虫叮痒般感觉不适、皮肤发红,再次入住医院,确诊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皮肤),经过治疗2周后皮疹消退。本以为可以休养调整,哪想5月22日,我的右侧胳膊开始有点疼,皮肤出现一个小硬结,虽然调整了抗生素,但是3天后硬结越来越大,逐渐变黑流脓烂掉了,而且前胸右侧也接连出现四个类似的黑色结节。通力配合打赢“真菌感染”这场硬仗
刘德琰主任雷厉风行,根据他多年的临床经验高度怀疑是真菌感染,当机立断,给我用上抗真菌药物,并进行病原菌检查,在医院的多方沟通协调下,医院普外科。之前培养的分泌物的化验结果出来了,果然和刘主任判断的真菌感染吻合--“米根霉感染”。这个霉菌是真菌的一种,我从网络上查到,它侵袭感染皮肤、肌肉、甚至骨头,侵袭性特别强,甚至会沿着血液到处播散——说真的,我当时很害怕,也很无助。我的右胳膊一点点在发黑化脓烂掉,长度差不多有14cm,再晚一点我的右手会不会保不住了啊!这时候刘主任和外科医生一起商量,必须手术,于是一系列的治疗陆续展开——全身麻醉下手术切开引流,把腐肉清掉,每日负压引流出来血水,等伤口长到一定程度,又在全身麻醉下做了第二次清创……这期间,刘德琰主任和颜述、马丹丹医生不管多忙,医院看望我,根据创口情况,定期和外科医生探讨病情商量下一步治疗方案,同时调整我移植后必须要吃的预防排异的药物,内外科联合治疗,最终还是啃下了我严重的霉菌感染这块“硬骨头”。坚定信心重获新生
当我出院的时候,我旁边的外科病友家属对我说:“你们碰到的移植科医生真好,都不在他们病房住院,还坚持每天跑过来查房,特意看你的伤口,每天有两个科的医生来看你。”我当时心里的那种感动和幸运、幸福感油然而生。因为不管我们在哪里,白天还是凌晨,只要是刘主任的病人,只要需要他,他都会对你尽心尽力,不图回报。刘德琰主任(右一)和患者(中)在门诊合影在年1月7日完成移植后10个月的复查,化验结果一切正常,终于不用过移植前那种生活,输血,输血,提心吊胆的日子,在燕郊过完年的春节,3月1日看完刘主任的门诊,我的病情稳定,可以说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我在家人的陪同下得以回到云南建水,回家过正常人的生活了!王均安在云南家中近照我这次辗转千里的河北求医之行,让我更深地认识了医院的医术,特别是刘德琰主任这样仁心仁术的好医生。从我的治疗过程中使我感到,众多的患者要坚定信心,相信当今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一定能让更多的血液病患者摆脱病魔获得新生!病情简介王均安,男,25岁,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年1月,转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年2月,行半相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年。
移植后两月,合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皮肤),予1mg/kg/d甲强龙、MMF、他克莫司、舒莱联合益赛普抗GVHD治疗,皮疹逐渐消退。年5月22日右侧上臂出现硬结,后硬结持续增大,同时出现右侧前胸壁四个黑色硬结,右侧上臂肿胀范围持续增大,直径约14cm,伴有破溃及流脓,高通量筛查示米根霉阳性,予安必素及泊沙康唑抗真菌,替加环素及舒普深抗细菌治疗,并予两性霉素B外敷,右侧上臂脓肿破溃处仍间断渗血伴有褐色脓液,于年6月9医院普外科,6月12日行右上臂软组织清创术,病理回报黄曲霉,为皮肤软组织真菌感染,予威凡联合安必素抗真菌治疗,伤口处持续负压吸引,后渗液减少,伤口缝合,按时换药,无皮下积液,未再出现复发及新发感染。
年1月7日完善移植后10月骨髓复检无异常,血象稳定,右侧上臂可见长度约10cm缝合切口,无红肿渗液,于年3月1日出院。
——移植科八病区马丹丹医师
医院普外科张会医生,感谢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配合!希望均安同学继续加油,一切顺利!审核:颜述(本文经王均安本人同意整理发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了解更多内容请登陆:转载请注明:http://www.0312buy.com/jbzd/21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