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圣地一建市政每日一练
一建建造师每日一练
《法规》
1.关于民事诉讼基本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愿性、独立性、保密性
B.公权性、强制性、程序性
C.强制性、程序性、保密性
D.独立性、专业性、强制性
B
[解析]民事诉讼的基本特征包括公权性、强制性、程序性。
2.甲施工企业就施工合同纠纷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该仲裁案件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该案件的仲裁员()。
A.由甲施工企业选定一名
B.只能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C.由甲施工企业选定两名
D.由甲施工企业选三名
A
[解析]根据仲裁规则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应当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第三名仲裁员是首席仲裁员。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属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有()。
A.构筑物的拆除
B.建筑物的室内展品移动陈列柜
C.建筑物的扩建
D.建筑物减隔膜装置的安装
E.工程所需要的管理服务
ACDE
[解析]工程建设项目是指工程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服务。工程是指建设工程,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及其相关的装修、拆除、修缮等;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是指构成工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且为实现工程基本功能所必需的设备材料等;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服务,是指为完成工程所需的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
《管理》
1.施工过程中投资的计划值和实际值进行比较时,相对于工程合同价可作为投资计划值的是()。
A.投资估算
B.工程结算
C.施工图预算
D.竣工决算
A
[解析]相对于工程合同价,投资估算是发生在工程合同价之间,可以作为投资计划值。
2.根据施工质量事故调查处理的一般程序,事故处理的最后一步工作是()。
A.提出事故鉴定结论
B.提交事故处理结果
C.提交事故处理报告
D.提出事故处理方案
C
[解析]根据施工质量事故调查处理的一般程序,事故处理的最后一步工作是提交处理报告。
3.建设工程索赔成立的前提条件有()。
A.与合同对照,事件已造成了承包人工程项目成本的额外支出或直接工期损失
B.造成费用增加或工期损失的原因,按合同约定不属于承包人的行为责任或风险责任
C.造成费用增加或工期损失额度巨大,超出了正常的承受范围
D.索赔费用计算正确,并且容易分析
E.承包人按合同规定的程序和时间提交了索赔意向通知和索赔报告
ABE
[解析]索赔的成立,应该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1)与合同对照,事件已造成了承包人工程项目成本的额外支出,或直接工期损失。(2)造成费用增加或工期损失的原因,按合同约定不属于承包人的行为责任或风险责任。(3)承包人按合同规定的程序和时间提交索赔意向通知和索赔报告。
一级建造师
《经济》
1.下列费用项目中,属于施工企业管理费的是()。
A.生产工人津贴
B.短期借款利息支出
C.劳动保护费
D.已完工程保护费
C
[解析]劳动保护费属于施工企业管理费。
2.某企业有一笔无法回收的应收账款,在会计核算上作为坏账被注销,而债务不变,则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结果是()。
A.所有者权益增加
B.长期待摊费用减少
C.所有者权益减少
D.流动资产增加
C
[解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受企业资产影响,如果企业资产出现损失,例如应收账款没有收回,作为坏账被注销,而债务不变,则股东权益将减少。
3.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因工程变更引起措施项目发生变化导致措施项目费调整,在措施项目拟实施方案得到发承包双方确认后,措施项目费调整的正确说法有()。
A.对采用总价计算的措施项目,按实际发生变化的措施项目并考虑承包人报价浮动因素进行调整
B.采用单价计算的措施项目费,应按实际发生变化的措施项目和已标价工程量清单项目确定单价
C.安全文明施工费应按实际发生变化的措施项目调整,不得浮动
D.除措施项目变动超过一定幅度,一般采用总价计算的措施项目费不能进行调整
E.安全文明施工费应按实际发生的措施项目计算,并考虑承包人报价浮动因素进行调整
ABC
[解析]按照下列规定调整措施项目费:(1)安全文明施工费应按照实际发生变化的措施项目调整,不得浮动。(2)采用单价计算的措施项目费,应按照实际发生变化的措施项目按照前述已标价工程量清单项目的规定确定单价。(3)按总价(或系数)计算的措施项目费,按照实际发生变化的措施项目调整,但应考虑承包人报价浮动因素,即调整金额按照实际调整金额乘以相应公式得出的承包人报价浮动率计算。如果承包人未事先将拟实施的方案提交给发包人确认,则视为工程变更不引起措施项目费的调整或承包人放弃调整措施项目费的权利。
《市政》
1.关于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的场内移运和存放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吊运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5%
B.存放时支点处应采用垫木支撑
C.存放时间可长达3个月
D.同长度的构件,多层叠放时,上下层垫木在竖直面上应适当错开
D
构件在脱底模、移运、吊装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5%,后张预应力构件孔道压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梁、板构件存放时,其支点应符合设计规定的位置,支点处应采用垫木和其他适宜的材料支撑,不得将构件直接支承在坚硬的存放台座上;存放时混凝土养护期未满的,应继续洒水养护。构件应按其安装的先后顺序编号存放,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下不应超过5个月。当构件多层叠放时,层与层之间应以垫木隔开,各层垫木的位置应设在设计规定的支点处,上下层垫木应在同一条竖直线上;叠放高度宜按构件强度、台座地基承载力、垫木强度以及堆垛的稳定性等经计算确定。
2.为市政公用工程设施改扩建提供基础资料的是原设施的()测量资料。
A.施工中
B.施工前
C.勘察
D.竣工
D
竣工测量为市政公用工程的验收、运行管理及设施扩建改造提供了基础资料。
3.连续浇筑综合管廊混凝土时,为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在()部位周边应辅助人工振捣。
A.预留孔
B.预埋件
C.止水带
D.沉降缝
E.预埋管
ABCE
混凝土的浇筑应在模板和支架检验合格后进行。入模时应防止离析。连续浇筑时,每层浇筑高度应满足振捣密实的要求。预留孔、预埋管、预埋件及止水带等周边混凝土浇筑时,应辅助人工插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312buy.com/jbby/25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