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债务医药费房租和难以为继的生活开
在纪录片《中国人的一天》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尉兵,32岁,是河北三河市燕郊镇的一位外卖骑手。距离外卖医院里,他的儿子正在接受白血病治疗。
来河北之前,尉兵在老家山西运城经营一家灯饰店,大家都叫他一声“尉老板”。
年夏天,他即将升入小学二年级的儿子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突如其来的疾病撕碎了他们原有的生活与预期的未来。
由于床位紧张等种种原因,医院住不进去,尉兵一家三口来到医院,寻求最后一丝希望。
为了给孩子治病,他们变卖了家产,积蓄耗尽后,还欠下了50万左右的外债。
“房租一个月,给孩子做饭要用纯净水,都要用好东西,血液病怕感染,药有的两三千块一盒,还有一些药也不能报销,压力比较大。”
面对债务、医药费、房租和难以为继的生活开支,尉兵成为了一名外卖骑手。河北冬天零下十几二十度的夜里,他也不敢休息,经常送餐到第二天凌晨,因为“晚上的单子多两块钱”。
在燕郊,有着千余个和尉兵一样的白血病医院附近,而与尉兵情况相似的骑手,也并不少见。他所在的外卖站点,有位骑手,孩子得病的有20个左右,其中14名是白血病孩子的父亲,最小的29岁,最大的49岁。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孩子生病前大多有着还算体面的生活。
“很多人以前过得很风光的,有当老板的,有开厂的,孩子一得病,啥都没了。”外卖站点的负责人见过太多因孩子患病而跌落的人生。
47岁的大龄骑手李春海也是白血病孩子的父亲。
送外卖之前,他做的是建材生意,常开的车是一辆奥迪A6,生活很有奔头。
不幸的是,白血病先后找上了他的两个孩子。
“我就是老天爷案板上的肉,他把我横着切几刀,竖着再切几刀,他还不算完,还要撒上盐在锅里正反地煎,”
他说。他送了4个月外卖,不止一次拿过“单王”,最高的一天跑了76单。
然而残酷的是,这些父亲不分昼夜送一天外卖挣的钱,有时候买不起孩子的半粒药。
中国每年都有3.5万-4万的孩子会被新诊断为儿童肿瘤,最常见的是白血病、淋巴瘤和实体肿瘤。在儿童肿瘤的灾难性医疗支出面前,大部分家庭都显得渺小脆弱,不堪一击。
01值得庆幸的是,儿童肿瘤的生存率整体比成人高很多,治疗效果也要好于成人肿瘤,很多孩子依靠化疗就能够存活很长时间,同时一些新疗法的问世也给儿童肿瘤带来了新机会。
以白血病为例,据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主任陈静透露,目前国内儿童白血病已经能够达到80%以上治愈率,发病人群最多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其5年以上生存率达到88.7%。
而在美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5年生存率更是超过了90%,很多孩子都已经被临床治愈。
再比如儿童淋巴瘤,近年来,随着采用国际规范的治疗方案,大多数儿童淋巴瘤治愈率在80%以上。
对很多孩子来说,肿瘤不等于绝症,是完全有机会治好的。
02伴随高治愈率的希望同时而来的,是巨大的治疗费压力。
与尉兵、李春海一同在燕郊当外卖骑手的李奇,他的儿子年被确诊为急性B型淋巴细胞白血病,治了3年,以为康复了,没想到年11月病情复发。
在西安进行CAR-T免疫疗法,做了两个疗程不管用,之后又去了北京,先后辗转过6家医院,最后夫妻二人医院进行了骨髓移植。
仅仅年一年,他们就花掉了多万元。
在卫生经济学里,当一个家庭自付的医疗费用超过家庭可支付能力的40%时,就认为这个家庭发生了灾难性的医疗支出。即便是有房有车有存款的中产家庭,当孩子遭遇血液肿瘤时,也极可能会因此滑向贫困。
《中国贫困白血病儿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患儿,平均治疗费用高达58万,花费最多的一个家庭是万。
而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的儿童脑肿瘤,根据类型的不同,治疗费用也在几十万到百万不等。
03儿童肿瘤治疗费用高昂的原因之一,是治疗采用的很多药物都是医保不报销的昂贵进口药。
新京报去年报道了一群特殊的“单亲妈妈”,她们的孩子都身患白血病。其中一位名为林英的妈妈,她的女儿露露进行了两次移植和治疗,需要使用一些进口药和外购药,这些药价格高昂,且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
“她吃了三个月安必素,最开始一盒元,到后面降到元。还有一种打病毒的药,多元一支;控制出血点要用的去纤苷,多元一支。”
还有最近因脑瘤去世的6岁女孩诺恩,治疗期间使用的一种化疗药替莫唑胺,用于治疗肝癌可以走医保报销,但用于脑瘤只能自费,一瓶元,一个月要用两瓶,每个月仅这一项药的支出就要多元。
在癌症科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312buy.com/jbzd/22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