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游方郎中经历的真实灵异事件5
第三十章了结下 我们回到旅馆后已是凌晨了,估计,我们的危险基本已经解除了,想来那江相派也不会再来为难我们了。不过他们要那书应该不仅仅是为了蛊术而已,定是另有所谋。 不过,算了,我们不在乎那本书,只是现在阿蛮情绪有点不稳定,我只能一晚守着她,看着她睡觉。这小丫头,一直牵着我的手不放,她手还真是软。看她安静的睡象,长长的睫毛,细而黑长的柳叶眉,丰满的耳垂,很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脸形,看得我是心动不已,真想亲向她那樱红而饱满的嘴唇,不过,我也只是想想而已,万一她发起飙来,我可是吃不完兜着走的。 睡了一觉,阿蛮的情绪好很多了,只是当她发现还握着我的手时,脸红了好一阵子。 叫醒旁边的大牛,三人洗漱一番,吃过早餐,便准备去找容老,将这发生之事,向他汇报一下。 去到一笑堂,容老正在那忙,见我们过来,就叫他的药僮帮忙顶着,把我们领到书房。 这回他到没有喝茶,我跟容老详细地说了昨晚发生的事。 他沉思了一会儿说:“看来,江相派不会再找你们麻烦了,因为他们也没剩几个人了,想要保存实力,就不敢跟你们硬碰。况且他们也达到了目的了。不过,我也认为那本书里另有秘密。算了,这个不想了,今天我另外有事,修文,这些天,我观察了你,觉得你在医学上,还有点天份,想把我毕业的经验交托给你,你可愿意学?” 我一阵惊喜,不过,我却是已经有一个师父了。 我便把师父的事和他说了一翻。 容老听完,笑道:“想不到啊,我们师出同门。虽然我不认我的师父,但我还是认我那个师叔的。修文,你说的那狮山道人,道号叫白练,和我师父紫瞳是师兄弟。 当年,他们江相派经常冒充罗浮山人招摇撞骗,结果,做了些伤天害理的事,惹恼了他们,所以罗浮山一直咬着他们不放,后来师叔因看不惯江相派的行为,便脱离了他们,却变得两头不是人啊。真是难为他了,在狮子嶂上躲了这么多年。不过白练师叔在医术上,却是造诣不凡啊! 想不到我们现在到成了忘年的师兄弟,也好,我也放心把这些东西全部传授给你。毕竟你的历练有限,这几年,你就安心在这住下吧!” 到这时我才知道,狮山道人,叫白练! 当下我也是不再推脱。 容老安排我们三个住在一笑堂,大牛跟着药僮,做回了他的老本行,去采药。阿蛮,继续钻研她母亲留下的手札。而我,则跟容老学习医术。 这天,容老把我叫进房里,说道:“今天,就跟你讲讲部份祝由术先。” 我洗耳恭听。 容老娓娓道来 祝由乃,中医十三科之一,祝由之法,即包括中草药在内的,借符咒禁禳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祝”者咒也,“由”者病的原由也。“祝由”的概念很广,包括禁法、咒法、祝法、符法,以及暗示疗法、心理疗法、催眠疗法、音乐疗法等,并非仅仅祝其病由而愈其病。有些病原因已明,可是祝之不愈,这说明祝法不起作用,就要改用禁法,或符法,或配合药物治疗。 以祝由治病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人认为出自黄帝大臣祝由氏,也有人认为出处苗父。《古今医统》:“苗父上古神医,古祝由科,此其由也。”但这些都是神话传说,不足为据。比较可靠的还是《素问》一书。《素问。移精变气论》:“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所以祝由一法应试是至少起于战国时代。 祝由虽以咒术为本,但后来加进了书符、捏诀之类的道法,而且各地的巫医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这样一来便莫衷一是,真伪难辨了。所以江湖中搞骗人把戏的人很多。 我接下来要讲的,是我多年的心得,你要用心听。 我常用的有咒术、禁方、符箓。 祝由者认为咒语为天神之力,故具有神圣之力。也有人认为,咒语启动了宇宙的共振,借助了宇宙间的力量。我这套咒术,有数种作用,祈祷时,为赞颂神灵及祈诉如愿之词;修炼时,为安神定意静心之诀;驱邪时,为斥令恐吓邪恶之词;治病时,为法术显灵百病俱消等语。 接着,容老便将他常用的效验的咒术及用法一一传授给我,并嘱付我不能外传。如《九宫隐咒寝魂法》、《太帝辟梦神咒》、《三天正法咒魔神方》、《解三刑六害符咒》、《混元治病咒》等等。 容老又继续道 这咒术我便传给你了,你要用心练习。接下来,我讲禁方与符箓,禁方由咒语、禹步、掌诀、闭气、吐气、吐气、存想、唾液等组成,能避山中毒蛇、猛兽、毒物、瘴气之害。 接下来的内容十分复杂。我一时也听不明白。 不过,好在有手札,有时间再慢慢研习。
第三十一章大学 一眨眼,三年过去了,在容老这,学了不少东西。 我有点想回家看看,离开这么久了,也不知环境怎样? 我把打算跟容老说了一下,他也赞同我回家。于是我带上了阿蛮和大牛,取道穗城,然后再回家 到穗城时,我把阿蛮和大牛留在了高伯那,恰好,可以叫阿蛮根治了高伯的百足降,不然可真不好意思白吃白住了。离开前,容老给了我不少的钱。我可真是受之有愧,不过实在是推不过,也就接了下来,不然实在太矫情了。 如今环境大好,我坐车,不用一天就到家了。 老妈子,见到我后是满脸泪痕啊!好在一家人都没什么事。让我安心不少。 在家里住了段时间,空闲便为村民们看些小病。 晚上就给妈子讲了这些年的经历,她是听得心惊肉跳的。 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半吊子,特别是上次去中医学院逛了一圈后。现在觉得,十分有必要要去系统地学一下中医,我跟父母说了打算,他们十分赞同。于是,我们便联系了学校的复读班,准备参考高。过程很顺利,主要是容老给的钱起的作用。 在接下来的半年里,我十分用功,很顺利地,我被穗城中医学院的针灸推拿系录取了。 9月就要去穗城读书了。但是我心里却没有多少兴奋。因为跟父母处时间不长。我把钱全给了父母,只留了一点自己的生活费用和学费。 我提前回了穗城,因为有高伯那里可以落脚。 几个月没见他们,我也是很挂念,特别是阿蛮。大牛又找了份工作,竟然是穗城中医学院里商业街的饭店送外卖。不过他腿长,能跑。 高伯呢,有时到小巷子里卖卖牛杂。这个牛杂,我和阿蛮都很喜欢吃,我特别喜欢吃牛肠和牛肚,煮得久的咬起来很爽口,阿蛮则比较喜欢吃面筋,粘点辣酱吃很爽。有时,我们晚上也帮着高伯卖,阿蛮的甜美笑声,总是能吸引很多顾客。生意好,我们也住得安心,反正高伯孤身一人。我们四个也就好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 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我白天,有空就和阿蛮去校园逛逛。学校里有两个药圃,药圃正门有个药圣李时珍的塑像,不过似乎管理不当,左头侧部出现了裂隙,很破坏观赏心情。只是,里面的草药到是很吸引我们。 我给阿蛮介绍着面前那株鱼腥草:“这鱼腥草,你知道为什么叫鱼腥草吗?”我说完,摘下一片叶子,搓碎给她一闻。 “咦!臭死了。”她头一撇。避开了我递到她鼻了前的手。还打了我一下。 我笑道:“呵呵,你别看它臭,以前闹饥荒时,人们还拿来食用呢!!可炒食、凉拌或作汤。上回高伯咳嗽,吐出的痰,又黄又稠的,我就是用这鱼腥给他治的。你忘啦?都怪你,每天给他弄得那么多辣东西吃。” 我和阿蛮聊得很开心。这时,见到药圃深处有个中年男子,拿着相机正对着中草药一个劲儿地拍照。这到引起了阿蛮的兴致,她立马跑过去,友好地问道:“大伯,您这是拍什么呢?” 那中年人突见一位这么俏丽的小姑娘问话,不觉微笑地答道:“小姑娘,大伯这是在拍标本呢!你看这扁担藤,很像扁担吧?” “嗯。”阿蛮点头道。 接着她又天真地问道:“能给我也拍一张吗?”然后又翩翩地转了一圈身子。 那男子关爱地说:“当然可以。” 说完便给阿蛮拍了几张相。一老一小非常高兴,似乎是两父女一般。 “你叫什么名字啊,小姑娘?”那男子问道。 阿蛮答道:“我叫阿蛮,那是修文,他今年考上了这间学校。你叫什么呢,大伯?” 那男子看了看我一眼,答道:“哦,你叫我何伯伯吧。我们以后还有机会见面的。伯伯要忙了,你们玩啊。”说完,背起相机,走出了药圃,我让让了路,他从我身边经过时,我明显地感到了那男子脸庞是一种饱经风桑的脸庞。不一会儿,他便消失在我们的眼线中。第三十二章开学 开学报到这天,可真是忙死我了,太阳又毒,这边交个款那边领个书的,回头又这边拿些铺盖蚊帐什么之类的。 一天跑了几个点才忙完,最后,由一位学生会的师姐带我到宿舍入住。A栋,偏北,光线通风还可以,就是一楼有点潮湿,南方的梅雨季节可是很恐怖的,几天下来草席底下可是会发毛的。 看来我是第一个来报到的,就我一个人,宿舍一共三张双架床,六个铺位。我找了个靠窗的下铺把东西摆好。我恐高,不敢睡上铺。 弄好东西,已是晚餐时间,我一个人去饭堂吃饭,有点闷,就去大牛那边,也好有个人聊天。天公不做美,此时乌云密布,我只得草草吃完饭回宿舍。当夜是电闪雷鸣,雨下得非常大,早晨起来,才发现,昨晚的雨水竟然漫进了宿舍,好在水不多,真是倒霉。 陆陆续续的,宿舍里来了几位同学。离开学仪式还有几天,这几天时间,我和宿舍里的同学混得熟了,天南海北地瞎聊几次后,交情是愈加深厚。 狄仁杰说,这个世界没有巧合。要我说,无巧不成书啊。几年行走江湖经验后,在我的套话下,得知,我的这几位舍友,竟都是身负家传绝学,中华五术山、医、命、相、卜,各有所攻。我的上铺吧,姓赵,云南大理人,叫赵镜,对于四柱之术甚有研究,更是沉迷于果老星宗。他要我八字说给我批命,我没给,这能随便给的吗? 对面的下铺,李泽,对于人体科学很有心得,会时常有些特异功能出现,我觉得是莫明其妙,据他说,他练的是家传的混元功法,通常是以发气为人治病,还说有一位钱教授传门邀请过他家的族人去北京做研究。对于这个,我持保留意见 对面的上铺,石通才,在他父亲的威逼下,竟然把《葬书》《撼龙经》硬是背了下来,在来大学前就时常为人寻龙点穴。不过,他更喜欢研究的是阳宅。这几天还卖弄地给我们宿舍摆了下风水。 门口边的下铺,赖大志,其父在乡下方圆百里享有盛誉,人称赖布衣,精通《麻衣神相》,言人吉凶过往,愣是精准无比,赖大志也学了点,他断我是一生难以得志,怀才不遇,终老乡里,要劝我是要改变心态啊。 门口边的上铺,江宏易,其父曾去山东某易学校进修,数年后,也是名动乡里,江醉心于梅花易,往往在一念间,就能预知天象,多次凭这手保住了村里的农作物收成。虽然梅花易数灵动无比,但不易掌握,所以江宏易更喜欢六爻多点。 这几位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父母要他们来读中医的。这么多专业中,也就中医与他们的老本行有所联系。当然他们本人也都是中医的爱好者,只是每人的学术观点都有所不同,我们时常会这些斗上一阵子嘴皮。过后,就去大牛那喝上一顿。 我比他们都年长三岁,自然我是老大。不过,他们都是家学渊源,我是不敢小瞧他们的,更多的时候我是当个和事佬,他们都太有个性,互不相让。当然,我们感情非常好,主要是大家基本是同路人,有话说。 只是我们实在是太另类了,和班上的其他人完全不搭边,我们所会的东西如果在班上传开,那可是大搞迷信活动啊,所以在别人面前我们从来不提这些事。第三十三章学习 在接下来的几年校园生活里,我们几个,都是五点一线的,课室,图书馆,科技书店,饭堂,宿舍。平时都是讨论些中医的学术问题,在外人看来,我们真是书呆子一般。只是我们都知道,医院上班的,不是走这条路的人。所以我们很珍惜在学校的学习时间,图书馆里的书信息量很大,古今中外的医书都有。 我对于北京的那几个经方家的书特别喜欢,如刘渡舟,胡希恕之类的,那种辨方证论治的方法非常实用,便于快速处方。另外,日本方面的如矢数道明,大冢敬节之流,其学说也是十分求实,特别是汤本求真。我很讨厌日本人,但是凭良心讲他们搞学术很认真,不似国内的有些医学,论文著作净是水分。而赵镜他却喜欢五运六气学说,认为跟他的四柱术非常相近。赖大志则专攻面诊。其他几位也是各有所好。 而我,比他们多了点临床经验,自然更喜欢医案类的书。 总之这几年,我们几乎都泡在书本里了。 那天,是《中药学》开课,让我吃了一惊的是,给我们上课的竟然是那天在药圃里遇到的那位何伯伯。 课堂上才知道,这位何伯伯竟然是我们学校中药系的系主任,国内大名鼎鼎的中药学专家教授,全国中医药院校标本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长期从事中医临床、中药、民间医药的研究,擅长于摄影,并把自己的中医药知识与摄影结合,拍摄了大量准确、艺术性极强的中药基源图片。他上课极其生动,旁征博引,加上他的亲身经历,每味药都讲得深入脑海. 我赶紧道谢:“谢谢何教授,对阿蛮这么上心。” 何教授道:“没什么,小女孩嘛,少女心性。好了,我要回办公室了,有空来玩。” 我直觉上对这个何教授心存顾虑,他为什么对阿蛮这般注意? 回到宿舍后,我给舍友看了阿蛮的照片,引来一片称赞,都问大嫂在哪住。我笑而不答。然后再心中对何教授的疑惑对他们说了一下。 这帮家伙又是给何教授相面,又是算六爻。总的来的,吉凶难定,无法算出,不过这何教授应是没什么歹心。可能是出于对小女孩的宠爱吧!!! 见习时,医院打听了这位何教授。了解到他的其他一些相关资料,据说,何教授常年在深山老林里跑,考查草药。本草纲目都翻烂了十多部,其学问之深可见一斑。何教授本来是罗浮山下一位中医的学徒。后来行走江湖时,曾救下一位领导,那领导便令卫生ting长将其安排好,刚好当时56年,guojia医院校,他便被安排进了穗城中医学院。不过他还是那样,常年在外面跑动。现在年纪大了一点,才有回学校上课。 对于这样一位学者,我无法对他起疑心了。但愿是我多心。对于他的学问以及游历我到是十分感兴趣。第三十四章野外考察 出于礼貌,我和阿蛮都要去感谢一翻。 只是我没什么礼物,带牛杂去好像不太雅吧。于是我们真就空着手去,没想到何教授一点也不介意,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就这样,我们和何教授越来越熟,他时不时叫上我去他的诊室帮忙,慢慢地,大家都以为我是何教授的弟子。而我又时不时地叫上阿蛮一走过去。 有一天何教授说要收阿蛮为义女,阿蛮很高兴,而我却觉得这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就这样,阿蛮变成了何教授的干女儿了。 曾经有问过何教授为什么要收阿蛮做女儿,他只说了句,曾经有个人跟阿蛮长得很像,他这说话时,眼神带着的尽是哀伤与思念。我不敢再问下去了。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几人的相互熟悉,何教授知道了我这几年的经历,对我也是赞赏有加啊,说要好好培养我。 很快,四年的大学生活就过去了,接下来的一年,医院医院去实习一年,去实践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宿舍时的几个人都很兴奋,唯有我、李泽和石通才三人不太想去。因为我医院。只喜欢无拘无束。 正当我们发愁的时候,却接到一个意外的令人兴奋的消息,何教授申请了两个课题叫我做他的助手,顺便再找几个同学帮忙,医院实习而是直接跟何教授学习一年,当做毕业实习。那课题一个是关于南方几省的道地药材的生态研究,一个是整理葛洪的学术思想。 在这里我解释一下道地药材,再介绍一下葛洪其人。 道地药材是中药学术语,指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历史悠久,使用考究,产量大、质量优,生产及加工技术成熟这样的药材。 所谓道地药材,是指一定的药用生物品种在特定环境和气候等诸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高、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性特点的药材。它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古代药物标准化的概念,它以固定产地生产、加工或销售来控制药材质量,是古代对药用植物资源疗效的认知和评价。道地药材的药名前多冠以地名,以示其道地产区。如“浙八味”、“四大怀药”等就是闻名遐迩的道地药材。南方数省的道地药材有阳春砂仁,连州玉竹、桂枝、藿香、金钱草等等,我就不一一枚举了。 葛洪(~)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其中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例如“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即指加热红色硫化汞(丹砂),分解出汞,而汞加硫黄又能生成黑色硫化汞,再变为红色硫化汞。描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又如“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就描述了铁置换出铜的反应,等等。 魏晋时期道教流行。“学兼内外,明天文河洛书”的南海太守鲍靓是个道教信徒,就傍越井岗(今称越秀山)南麓建越岗院,作为讲仙炼丹的地方。葛洪在广州期间,和鲍太守一家,共同探讨道教理义,为群众治病,并娶鲍靓女鲍姑为妻。 据广东地方志记载,葛洪还曾在始兴炼丹。罗浮山志说,“按广东通志,洪尝栖玲珑岩炼丹,(岩在南雄府始兴县),弟子黄野人随之,既仙去,复留丹于罗浮山柱石间”。南雄府志也有类似记载称,始兴南去十里许,有山屹立平地中,草木皆从石隙中出,高可数十丈,广可数十亩,峭拔奇怪,岩洞虚明,大小不一,莫可名状,世传葛洪炼丹之所。并称“至今丹灶杵臼岩内仍存”。 葛洪在罗浮山炼丹,为人们所确认。罗浮山在广东中部,南雄在北部,德庆在西部,相去甚远。说明他可能在广东不同的地方炼过丹。以上所列志书,只谈葛洪炼丹的地点,没有说清具体时间。另据博罗县志称,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视其颜色如生,体柔,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尸解而去。故此,应是先在南雄、广州、德庆等地炼丹,最后,“止于罗浮山”仙逝。 东晋咸和年间,葛洪在罗浮山修道炼丹,行医采药,至今留下不少古迹。他在山中辟都虚(后称冲虚)、孤青、白鹤、酥醪四庵。 我们这次的任务就是收集道地药材的资料,以及专门整理葛洪的医学思想如《肘后备急方》以及部份练术的学术思想。 为此我叫上了李泽和石通才,而大牛和阿蛮也想去,阿蛮不知用了什么招术,竟令得何教授也同意她去。当然对于安危,我是绝不担忧的。只是阿蛮一个女子在这,我们怕有不方便,便又软磨硬泡叫上了班上的女体育委员李小欢一起去,我骗她跟何教授能学到很多绝招(当然后来发现我没骗她,主要目的是叫她给阿蛮做伴啦)。 李小欢,南海人,自幼便跟村里的长辈学习咏春拳,据说,空手的话,四五个人不放在眼里。李小欢对于中医,同样是近于痴迷,这次要不是我说出何教授的大山经历,她是不会跟我们去的。当然对于何教授的绝技,我是抱有十二分信心的。 很快我们就准备出发了。出发前,何教授列了一堆清单叫我们购买,当然,都是野外生存需要的如地图、火柴或打火机、指南针、哨子、手套、相机,针线,茶或咖啡,帽子,杯子,牙膏牙刷,梳子镜子,拖鞋,面霜,毛巾,手表,垃圾袋,笔记本,笔,望远镜,帐篷等,当然,有些我也有不明白的,比如避孕套和不少的卫生巾。何教授会意解释说:“这避孕套是包相机用的,防水很好,卫生巾嘛,脚走痛了就当鞋垫用吸汗。对了,那季德胜蛇药一定不能漏了,赶紧医院寄过来。”第三十五章神鬼讨论 在出发前,何教授把我们都叫到了他的办公室里作了一翻行动前的动员。 他坐在办公桌前对着坐在沙发的我们说:“我们这次的任务,想来大家都明白了,出发后,在农村可能会发生很多稀奇古怪的事 出发前,我先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想问问你们的看法,听你们说完,我才说说我的看法。事情是这样的,这是我的一个病人跟我说的她小时候的故事。她叫周姨。 解放初,那时的小学生,还是比较忙的,什么学工学农学军,还要上课。 所谓学农就是去学农民做农活,这天周姨这班同学去白云山农场学农,这帮小学生去到农场拔草。 周姨和一帮同学拔得累了,就坐在草地上休息。 这时她的一个同学小杜,尿急,便去小便。这小杜平时就是个调皮鬼,又大胆。 小杜走到草丛中,扒开裤子正准备尿时,看到前面有一排骨搭(就是装死人骨头的缸罐),就走前去,尿到骨塔上,还边笑边问到,试试我的尿咸不咸? 周姨和同学们看到就笑他不正经。 晚上回到家,小杜总感觉背后有人,睡觉时总有人在耳边说,咸咸的咸咸的~~~~~~~~~ 后来听说小杜没精神念初中,还是一直都听到有人说咸咸的。 再后来,听说小杜精神病了。 其实,我们从小家里人就教导我们,在野外小便时,不管有没有人,都要说一句:麻烦,让让,借个位。 因为总有一些看不见的东西在这世上的!! 现在你们说说你们的看法,不要怕,慢慢说,我们这里现在是言论自由。” 李泽清了清爽子说:“我先说吧。 鬼魂,是一种能脱离肉体独立存在的思维或意识体,神学上将它视为生命延续的一种方式。这是千百年来神学界和科学界最具争论的名词,世界上几乎每个民族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关于鬼的传说。 而我的观点,其实,鬼魂,不过是人的意识的贯性存在。意识,是由活体人的物质所支持而运转的,当人体死亡后,他的意识或者我更愿意说是潜意识,它短时间内在贯性的作用下,仍以我们目前无法测知的方式里继续运转。也就说,鬼魂,就是一种游离的潜意识。当活体曾提供给它的能量用完时,自然会消散。这就是我认为的鬼魂。” 何教授赞许地点点头,目光继续问寻我们。 石通才正了正身子接着道:“我基本赞同李泽的观点。 但我认为有补充的地方,当然,我也不完全认为鬼魂就是潜意识的游离存在,我认为潜意识的游离存在只不过是鬼魂的一部分。另外,也不是活体人才能给潜意识活动提供能量。相信大家都听过养尸地吧!所谓“养尸地”,就是指埋葬在该地的尸体不会自然腐坏,天长日久后即变成僵尸的那种地方。按照民间传统的葬理说法,选择阴宅风水讲求的是龙脉“穴气”,简而言之就是葬穴的地气。有关“养尸地”的记载比比皆是。诸如“死牛肚穴”、“狗脑壳穴”、“木硬枪头”、“破面文曲”、“土不成土”等山形脉相,均是形成主养尸的凶恶之地。遗体误葬在“养尸地”后,人体肌肉及内脏器官等不仅不会腐烂,而且毛发、牙齿、指甲等还会继续生长。尸体因夺日月之光汲取天地山川精华,部分身体机能恢复生机,有如死魄转活便会幻变成僵尸,四处游荡吸人的精血为生。 当然,僵尸存不存在,我不知道,但我认为,这养尸地肯定能给我们所称的鬼魂提供能量。不然也难以解释,为什么小杜还能听到死了那么久的人的声音。 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其实这些观点,我们宿舍几个经常讨论过,我转身向他们道:“不错,两位都说得有理,其实,我觉得,不应该叫鬼魂,这显得很那个~~~,我觉得,或许叫生物磁场,也许更恰当点。不知教授觉得呢?” 教授鼓了鼓掌,面露喜色道:“不错不错,的确是一翻高论啊!! 其实,我之所出发前给你们讲这些东西,是因为我常年在农村走访,遇到太多不可思议的东西了,但是,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去面对,才不至于怯场,打退堂鼓。 好了,大家回去准备吧!我们的第一站,是去考察桂枝。另外,你们再去研究生书库再收集些葛洪的资料,我跟他们打过招呼了。”边说教授边向我们挥手。 在我起身正要出门时,瞥见何教授办公桌上有份报纸,标题是兴梅地区发生械斗致使三十六人死亡、副标题好象是朱家教杨家教什么的看不清楚。只是那报纸上的照片让我吃了一惊,赫然是云南大师爸赵奇倒在血泊中死去,看来,这次江相派是全军覆没了。第三十六章阴阳脸上 桂枝为樟科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其中以广西的东兴、平南、容县、藤县;广东的信宜、郁南、罗定等地为道地药材。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温经止痛,助阳化气。 由于生产桂枝的地方比较多,我们只能决定去一些比较公认的最佳产地,如西边的罗县。罗县位于南越省西部,西江之南,东有云雾山脉,西有云开山脉,南接高雷,西通桂、黔、滇,是西江走廊的交通要冲。此地素有“中国玉桂之乡”之称。 一路上,我们走得十分欢快,像出笼的鸟儿一般。特别是李小欢和阿蛮,一路上说个不停。李小欢的口头禅我都学会了,什么“意外而已”什么“豆豉发芽,咸鱼翻身”,两小丫头笑声不断。 大牛背得最多东西了,我看得都累,不过他大力,也乐意为大家服务,说是不愿吃白饭。我也不好说什么了。何教授一路上给我们几个学生讲课,如何处方用药。时而我们五个师生会争论一翻。其中李小欢最激动,只要我稍微意见有点不合,就会拿她的凤眼锤敲我的头。还好,我看到阿蛮心疼的眼神。 我们时而坐车,时而步行,当晚便到了一个村落,当地村长知道我们是大学里来的考察队伍,很快便为我们安排了住处。我们就住在村长家里,安顿好一切后,我们当晚就出去逛一圈村子,这已经形成了我的习惯了,当然大家也有兴趣。 当地村民以种植玉桂为业,这村子便叫玉桂村了。 一出门,便见一条清澈的小河蜿蜒穿过村子,我们来时没见,可能是方向不同吧。麻石条砌就的堤坝护卫着一处铺满鹅卵石的小广场,穿过正对广场后的一座青砖黑瓦、飞檐翘角的门楼。步入门楼,漫步巷道,低头是卵石幽径,抬头是灰砖黑瓦,高垛飞檐的古老民居,门户整齐,规模庞大,古民居的屋檐下普遍绘有图案或书法,不少门窗木栏杆还雕刻着明代以前流行的宝相花纹,尽管经历了千年岁月的侵蚀,但仍可以看出古代匠人的精细手工,十分完整地保存了昔日玉桂村的历史风貌。 我们都陶醉在这清幽的历史长河气氛中,似乎眼前都是形像化的飞逝的时光,所有一切不过在弹指一挥间。 不觉间,已逛遍了整个村子了。回到村长家,正是晚饭时间,我们不好意思白吃白住,便更村长说好,走时一起再算钱,我们是有经费的,不好随便吃老百姓的。村长点头赞许我们难得。 老实的村长说:“既然你们是省城里来的医学院来的贵人,十年不遇,不如在考察的空闲时间,给村民瞧瞧病。” 何教授当然是同意,而最兴奋的还是李小欢李泽石通才他们三个,他们早想见识何教授的功夫了,只是一直苦于没机会。这下正好可以发挥。李小欢当下便对村长道:“你就放心吧,我们何教授,可是附院里门诊量最高的医生,口碑一级棒,有空你就多宣传一下,村民们有个什么毛病,尽管来找,我们这是义务看病的,不过条件是你们村里人要配合我们考察啊。” 村长呵呵地笑道:“那不成问题、不成问题。”第三十七章阴阳脸下 吃完饭,我向教授讨教道:“为什么要考察药材的生态资源?” 李小欢李泽石通才,也凑过来听。他们也有同样的疑惑。 何教授见到我们这么好学的学生,也是很高兴。 说道:“好吧,今晚就为你们开这第一课, 中药绝大多数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它们的生长生育或形成积累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中药资源的生态学思想自古就有。例如,作为与生境密不可分的优质中药的代表,道地药材这一概念的形成就是古代朴素生态学思想在中医药理论中的充分体现。 近来年,随着中药资源濒危状况的不断加剧和中药材引种栽培的进一步扩大,以及由此引发的中药材质量的下降,生态环境对中药资源的生长发育及其人质量的影响受到人们空前的重视。 有时,我们开药出去,病人吃了没有效果,究竟是医生开的方不对,还是次品中药无效,我们不得而知。因此,我想做个初步的了解,但是,目前有很多问题,一是基础理论研究薄弱,二是应用实践亟待加强。 所以我们的这次考察,对于成果,我也不抱有太大希望,你们不要有太大压力,尽力而为吧。” 接着我们又探讨了一翻桂枝的药理与功效。 村长果然够效率。当晚就带了一个病人过来。 村长说:“何教授,你给看看我的侄子吧,他得得这是什么病啊?” 只见村长领进来的那人,以前正中线为分界线,左半边脸发红右半边脸发白。进来时似乎裹了裹衣裳有点怕冷的感觉。 天呐,这是什么人? 何教授真是好定力,竟然看着无动于衷。开口问道:“这位小同志怎么了?怎么回事?给说道说道” 那阴阳脸说:“我也不知道啊?” 何教授说:“那你给我说说,你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怎么起的?” 我们几个晚辈都一脸认真的听着,企图从中学到一些不传之秘。 阴阳脸说道:“事情是这样的,三个月前,我到玉桂林里采摘桂枝,上山时跑着上去,结果出了一身汗,当时一阵山风吹来,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当时就觉不舒服,头痛,发烧,全身都觉着老在出汗,而且不能吹风,一吹就发冷。回家就弄了点银翘片和桑菊感冒片还有牛黄解毒丸一起吃下去。结果,出了一身汗,又拉了一顿。 就变成这样了,半身通红,半身苍白。通红这边出汗,苍白却这边半滴汗也没有。 头到现在都有点痛。 教授,你帮我看看在这是怎么回事啊?” 教授望了望我们,让我们几个说说意见。 李泽站直了身子自信地说道:“当时按情况,应该是汗出腠理开,当风而立,感受了风寒之邪,可辨为外感风寒,且一直津津汗出,头痛,当是表虚证,我的意见是当时可以用上桂枝汤。一汗而解。可惜他自己却吃了治风热感冒的药,完全用了相反的治法。这是失治之误。” 石涌更是跃地接着道:“你看现在,他仍然是汗出恶风,我的意见,现在仍然可以用桂枝汤来治疗。” 李小欢摸了摸下巴道:“是啊,开始时是营卫失和。现在这阴阳两气不交的,我也同意用桂枝汤。” 我也点头赞同。 何教授欣慰地点了点头,说道:“真是孺子可教啊!不错,我正是想施予桂枝汤。不过,这营卫失和日久,怕是有瘀血入络,这阴阳脸不会一下就消失,怕是头面还会有些红斑不能消退,第二步可以用通窍活血汤来活血善后。若最后仍有局部红斑的话,可用直接用上古法-----蜞针,即是用蚂蟥吸食局部红斑的瘀血。” 果然,阴阳脸按照方法服用了桂枝汤,再食一碗白粥,盖上被子,出了一身汗后,我们都看着他脸上的红白交界在慢慢地消失。再神奇的是,真的如何教授所言,尚有些许红斑没有消退。 以后数日里按照教授所言方法施治,阴阳脸恢复如初,此是后事暂且不表。第三十章千年首乌 终于让阴阳脸的服下药了。是夜,忙完这一切,我们几个人和村长,都搬了张竹椅到外面晒谷场剩凉,有的没有的,我们天南海北地侃着大山。 突然,听到一声诡异的鸟叫声从头顶的空中划过,尖锐刺耳,一时个个都毛骨悚然仿佛冬天里给泼了一身凉水。 村长立马望向我们解释道说:“这是首乌鸟,只是近几年才出现的。” 首乌鸟?我暗下疑道。 众人这时都把提起的心都放松了下来,对鸟没什么疑问,都以为是平常鸟。我的眼角余光却看到何教授双眼一阵放光,仿佛是宣布他得了诺贝尔奖一般。 我倾了倾身子问道:“什么是首乌鸟?” 村长站起身双眼望向夜色中医药远方的大山道:“以前老人说,山上出现好首乌时,这鸟便会出来守着。你听,这叫声像不像在叫~~~~首乌~~~~~~~首乌~~~~~~”说完村民便学了几声鸟叫,我侧头仔细一听,果真还有点像呢! 李泽问道:“怎么才叫好首乌呢?” 村长似乎不太清楚,摸了摸头。 这时,何教授接话道:“据《本草纲目》记载,何首乌一名野苗,二名交藤,三名夜合,四名地精,五名何首乌。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之功效。主治精血亏虚,头晕眼花,须发早白,腰酸脚软,遗精,崩带等证。《本草备要》记载:“补肝肾,涩精,养血祛风,为滋补良药。”《开宝本草》云:“益气血,黑髭鬓,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 现代药理研究它具有能促进造血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保肝,延缓衰老,影响内分泌功能,润肠通便等作用。 如果能称得上好首乌的,应该怕是有千年以上成人形的何首乌,不然也不会有灵鸟守护。 至于这成形首乌的功效,我想,应该不止于教材所记载的功效,据说,当年八仙中的曹国舅便是服了这人形首乌才成的仙的,当然,这只是传说,但从侧面看应该可以反映出其有起死回生的功效是不假的。各位同学,你们意下如何?有没有兴趣一起去探宝啊?” 李小欢兴奋地说道:“听这样子,感觉好刺激啊。不如咱们去瞧瞧?就是不吃,挖到好药材,说不定还能卖个好价钱呢?也算是意外的收获了” 说完她一个劲地向我们几个挤眼弄眉的。说实话,千年首乌,听起来实在不能让人不动心,就是得不到,看一眼已是难能可贵了,这何公山能出千年成形首乌,保不定也能出其他名贵药材的。感觉这次考察到是变味了,成了寻宝之旅。 在何教授有意无意的暗示下煽动下,大家都十分动心。 于是大家都兴奋地说要去瞅瞅。灵蛇灵鸟却并没放在心上,都以为这不过是传说,那有什么灵蛇守药一说的,迷信罢了!不过我心里还是觉得一定会是危险异常的。 村长听教授这样说紧张道:“教授,你可是要三思而后行啊!!这几年,已经有几拔人进过何公山了,听说都是无功而返,且都是受伤不轻,这灵药,都是有大蛇护卫的。” 教授摇摇头说:“村长不必担心,我们不过是去探察一翻,到没真想要挖得灵药,你想,这何公山能出成形首乌,就说明这何公山灵气十足,也能孕育出不少其他好药材,我们顺便去考察一翻,说不定有意外的收获,那对于人民大众来说,也是一件福事。” 村长点点头赞同。 于是我们交待好给阴阳脸善后的事,准备就向何公山出发,这何公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大片山,里面都是原始森林,林深树茂,毒蛇盘踞。我们敢打这主意,也不是单凭着一股热情来的。来之前我们就准备了许多野外用的药物,众人之中,除了我之外,又都是好手,何教授不必说。李小欢凤眼拳、柳叶掌、三傍手、挫手、撩手、破排手、沉桥、粘打招式转换灵活多变,每次她练拳我都是看得眼花缭乱。李泽,自幼修习混元功法,据说是气功一路,不同于常规练法,我也只见过他曾在空中飘浮过几秒,我惊得下巴都快跌下。石通才,寻龙点穴,对于常年山中走动、穿山越岭,他要是没有两下子的话打死我也是不信的。第三十九章人面疮上 准备妥当后,我们一行七人,朝着何公山出发,一路上,时不时地会听到首乌鸟的叫声,循着叫声,晓行夜宿地走了几日。看着何公山,越来越近,我们按捺不住心里的兴奋,李小欢更是一路说着她的口头禅,说什么能得灵药是意外而已。 又一天的傍晚到了,我们远远地就看见前方炊烟袅袅。估计前方有人家。 果然,有一瓦房在前面,门前围着篱笆,养了不少鸡在咯咯地叫。似乎还闻到了一股饭香飘来。 “有人在家吗”,何教授大声询问道。 这时从里面走出一个妇人,狐疑地望着我们一群人。何教授立马解释一翻,并出示了我们出行考察的证明。 那妇人后了下,又回屋里去了,这时又有一男子从屋里出来。 和那男主人对话了一翻后,确信我们无疑后,才把我们让进屋去。 从男主人口中我们得知,原来真有几拔人从这里经过,取道去何公山。其中有一拔人还在这家人中吃了霸王餐并打伤了他。所以这家男主人才会戒心十足。另外我们也得知,这附近也就几家猎户居住,人口并不多。主要靠猎取些兔子、野猪、狐狸什么的。平时也打些鸟,养些家禽,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小孩上学要去到玉桂村附近的学校寄校。 我们当晚便在他家篱笆内搭了帐篷,也算是借宿一晚了。 正当我们准备就寝时,李泽弹起身突然说他感觉有股阴寒之气从外而来,已经进入到主人家里。 我们立时赶过去。却发现只不过是一个附近的邻居过来窜门。 这时李泽却突然张大口瞪大眼惊呼到----------“人面疮”。 我石通才大牛三个眼光沿着李泽的手指望去。只见那来访男子的手臂上长着奇异的肿块。 这时何教授阿蛮她们也闻言赶过来,何教授边正穿着外套边赶过来。 主人看到我们这阵仗,连忙解释到,这是路口那边张家汉子,也是猎户。 只是,这时,让我们发现了这一千古奇疾,怎么着也要研究一翻,特别是李泽,激动得到现在情绪也没恢复过。于是,我们跟他男子,解说了一翻我们的想法,问其愿不愿让我们看看。那张汉说,可以,不过能不能想想办法治好这个鬼东西啊?李泽,却始终靠在张姓汉子旁边。 后来我问起李泽怎么知道的,他才说,他是感到那人面疮是有意识的,是个活物一般,他用他所谓的天眼通一直在观察那疮。企图用他所谓的内气外放驱逐那股意识。 何教授走过去,瞧了瞧后说:“想不到,真的有人面疮这种病,我也是第一次亲眼见到。 此症自古传来乃是奇病,大多生在两膝或生在两肘之间,肿块类似于人形,眉、口、鼻全部具备,《本事方》云:“疮口能饮食,施治诸药绝无所苦,惟敷贝母其疮邹眉闭口,自此日用贝母末和水敷灌数日,疮消结痂而愈。又诸书皆以为素积冤谴,须自清心忏悔,初宜服流气饮,日久宜用大苦参丸,今掳所用之药俱糸辛热疏散之品,其症或因风寒湿三气凝合之所化,亦未必尽由冤谴之所致也,依古施治,谅可奏效。”何教授张口便是书云。 李泽接着说:“传说有一种叫“人面疮”的恶疾,说是不幸之人遭怨毒之气纠缠,会在腰间长出毒疮,大如拳头,成形后衍生五官,面目狰狞,睁目咧齿,吸人精血而活,直至事主身亡,它又化为怨气而去。更可怕的是患者不能借助任何人之手,必需亲自持利刀剜割毒疮,连根挖出,才有机会存活。” 接下来便冷场了,大家大眼瞪小眼,没人出声,众人这时齐齐望向我,好像我就能解决问题一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0312buy.com/jbjc/22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