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问病前列腺炎

程少为现在哪里就诊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8953920294540497&wfr=spider&for=pc

疾病简介/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是由多种复杂原因和诱因引起的与炎症、免疫和神经内分泌相关的病理变化。其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尿道刺激症状和慢性盆腔疼痛,如排尿时有烧灼感、尿急、尿频、排尿疼痛,会阴、耻骨上区、腹股沟区、生殖器疼痛不适等。约50%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受到前列腺炎的影响,其中50岁以下的成年男性患病率较高。

前列腺炎症状

早期症状:1.会阴部疼痛:会阴部不适、沉重、坠胀,疼痛可放射到腰背部、阴茎部、耻骨上区以及大腿内侧。大便时疼痛会加剧或引起直肠内疼痛2.排尿无力现象,尿频、尿急、尿不尽,尿失禁。

晚期症状:1.排尿困难呈进行性加重2.尿频更为加重,排尿次数增多3.排尿时间明显延长,尿不成线,尿程极短。4.膀胱功能已代偿不全5.容易引起尿路感染,氢迫感、尿痛,苌至发生急迫性尿失禁。

前列腺炎病因

由于前列腺是排尿的通道,通过尿道与外界相通,当人体过于疲劳或有不洁性交时,有很多病原体如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可以入侵前列腺,造成前列腺的感染和炎症。憋尿等不良排尿习惯,也可能会造成尿液反流到前列腺的腺管,引起化学性炎症或免疫反应。性交过于频繁、忍精不射、频繁手淫或性幻想等会导致前列腺过度充血而引起功能紊乱或炎症反应。精神压力大、熬夜、受凉、饮酒、吸烟和吃辛辣食品等生活习惯也可能会诱发前列腺过度充血而引起功能紊乱或炎症反应。

临床分型:

Ⅰ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acutebacterialprostatitis,ABP)。

Ⅱ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chronicbacterialprostatitis,CBP)

约占慢性前列腺炎的5%~8%。

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hronicprostatitis/chronicpelvicpainsyndromes,CP/CPPS)

临床症状:

Ⅰ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典型症状:寒战、发热、浑身无力等症状并伴有下腹部疼痛。起病急,可表现为寒战、高热,伴有持续和明显的下尿路感染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烧灼感,排尿困难、尿潴留,后尿道、肛门、会阴区坠胀不适。血液和尿液中白细胞数量升高,细菌培养阳性。

Ⅱ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典型症状:有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症状(如上),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此期可能会出现性功能障碍、焦虑、抑郁失眠及记忆力下降等。

Ⅲ型(慢性前列腺炎)典型症状:盆区疼痛、排尿异常、可伴有性功能障碍、焦虑、抑郁及记忆力下降等。骨盆区域疼痛,可见于会阴、阴茎、肛周部、尿道、耻骨部或腰骶部等部位。排尿异常可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和夜尿增多等。由于慢性疼痛久治不愈,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并可能有性功能障碍、焦虑、抑郁、失眠、记忆力下降等。

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典型症状:无主观症状,仅在有关前列腺方面的检查时发现炎症证据。

前列腺炎一般治疗

1.Ⅰ型

Ⅰ型前列腺炎的抗生素治疗是必要而紧迫的。一旦得到临床诊断或血、尿培养结果后,应立即应用抗生素。推荐开始时经静脉应用抗生素,待患者的发热等症状改善后,推荐使用口服药物,疗程至少4周。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伴尿潴留者可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尿液,也可采用细管导尿,但留置尿管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伴脓肿形成者可采取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引流、经尿道切开前列腺脓肿引流或经会阴穿刺引流。

2.Ⅱ型和Ⅲ型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目标主要是缓解疼痛、改善排尿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疗效评价应以症状改善为主。

1)一般治疗

健康教育、心理和行为辅导有积极作用。患者应戒酒,忌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憋尿、久坐,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

2)药物治疗

最常用的药物是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植物制剂和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其他药物对缓解症状也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a.抗生素:

目前,在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实践中,最常用的一线药物是抗生素,但是只有约5%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有明确的细菌感染。

Ⅱ型: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物穿透前列腺的能力选择抗生素。前列腺炎确诊后,抗生素治疗的疗程为4~6周,其间应对患者进行阶段性的疗效评价。不推荐前列腺内注射抗生素的治疗方法。

ⅢA型:抗生素治疗大多为经验性治疗,理论基础是推测某些常规培养阴性的病原体导致了该型炎症的发生。因此,推荐先口服氟喹诺酮等抗生素2~4周,然后根据疗效反馈决定是否继续抗生素治疗。只在临床症状确有减轻时,才建议继续应用抗生素。推荐的总疗程为4~6周。

ⅢB型:不推荐使用抗生素治疗。

b.α-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能松弛前列腺和膀胱等部位的平滑肌而改善下尿路症状和疼痛,因而成为治疗Ⅱ型/Ⅲ型前列腺炎的基本药物。

  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α-受体阻滞剂。推荐使用的α-受体阻滞剂主要有:多沙唑嗪(doxazosin)、萘哌地尔(naftopidil)、坦索罗辛(tamsulosin)和特拉唑嗪(terazosin)等,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上述药物对患者的排尿症状、疼痛及生活质量指数等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c.植物制剂:

植物制剂在Ⅱ型和Ⅲ型前列腺炎中的治疗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为推荐的治疗药物。植物制剂主要指花粉类制剂与植物提取物,其药理作用较为广泛,如非特异性抗炎、抗水肿、促进膀胱逼尿肌收缩与尿道平滑肌松弛等作用。推荐使用的植物制剂有:普适泰、沙巴棕及其浸膏等。由于品种较多,其用法用量需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通常疗程以月为单位。不良反应较小。

d.非甾体抗炎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相关症状的经验性用药。其主要目的是缓解疼痛和不适。

e.M-受体阻滞剂:

对表现如尿急、尿频和夜尿但无尿路梗阻的前列腺炎患者,可以使用M-受体阻滞剂(如托特罗定等)治疗。

f.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

对合并抑郁、焦虑等心境障碍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治疗前列腺炎的同时,可选择使用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治疗。这些药物既可以改善患者心境障碍症状,还可缓解排尿异常与疼痛等躯体症状。应用时必须注意这些药物的处方规定和药物不良反应。可选择的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主要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剂等药物。

g.中医中药:

推荐按照中医药学会或中西医结合学会有关规范进行前列腺炎的中医中药治疗

3)其他治疗

a.前列腺按摩

前列腺按摩是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研究显示适当的前列腺按摩可促进前列腺腺管排空并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进而缓解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故推荐为Ⅲ型前列腺炎的辅助疗法。Ⅰ型前列腺炎患者禁用。

b.生物反馈治疗

研究表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存在盆底肌的协同失调或尿道外括约肌的紧张。生物反馈合并电刺激治疗可使盆底肌松弛,并使之趋于协调,同时松弛外括约肌,从而缓解慢性前列腺炎的会阴部不适及排尿症状。

c.热疗

主要利用多种物理手段所产生的热效应,增加前列腺组织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消炎和消除组织水肿,缓解盆底肌肉痉挛等。短期内有一定的缓解症状作用,但长期效果不明确。对于未婚及未生育者不推荐使用。

4前列腺注射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灌注治疗

疗效与安全性均为得到证实。

4.IV型

一般无需治疗。如患者合并血清PSA升高或不育症等,应注意鉴别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

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一般把慢性前列腺炎分为五型进行辨证施治。

01

湿热下注型:

症见小便淋涩赤痛,少腹拘急,会阴部胀痛,尿道口摘白浊,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方选八正散加减:木通7克,车前子10克,扁蓄10克,瞿麦10克,滑石20克,栀子10克,大黄6克,甘草5克。 

02

脾虚湿盛型:

症见小便流浊,面色不华,肢体困倦,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虚。治宜健脾利湿,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0克,炒白术15克,茯苓24克,薏苡30克,砂仁7克,泽泻15克,当归10克,坤草30克,陈皮10克。

03

气滞血痪型:

症见小便涩滞会阴及小腹下坠胀痛,前列腺肿大坚硬,舌紫暗,脉弦涩。治宜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方选少腹逐瘀汤: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5克,小茴香6克,川楝子10克,乌药10克,赤芍12克,泽兰15克,蒲公英30克。

04

肝肾阴虚型:

症见尿道口常有白浊、会阴坠胀,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肝肾,清泄相火。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5克,黄柏10克,土地黄30克,泽泻15克,丹皮15克,茯苓30克,制首乌15克,黄精15克,白藤10克,丹参15克。

05

肾阳不足型:

症见小便淋涩挟精,畏寒,腰膝酸冷,阳痿,早泄,舌质淡胖,脉沉弱。治宜温肾壮阳,方选金匮肾气丸加减:制附片10克,菟丝子10克,仙灵脾10克,杜仲10克,黄精10克,当归15克,山药15克,茯苓24克。

连锁门店需求点:口碑及消费者的重复消费取决于专业力

随着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意识水平的提升,更多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趋于理性;

门店连锁间的会员制、促销手段、价格战已无明显差异化的今天,赢取客户最终取决于销售人员的专业服务水平。

增加客户重复消费率一定要学习的

药店红宝书致力于药店人员专业提升

药店红宝书

专注门店精英成长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312buy.com/jbjc/220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11020444号-1
    当前时间: